参政议政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参政议政

河南省政协委员王新武:让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夜经济发展

发布时间:2025-01-19   文章来源:洛盟  浏览次数:341次

 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、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1月17日、1月18日开幕。洛阳民盟盟员中的省人大代表、省政协委员出席大会,为我省发展鼓与呼,来看看媒体上,代表、委员们的精彩观点吧。

  两/会/盟/声

  “夜经济”使得消费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,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为更好地满足百姓多元化消费需求,河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市纷纷打出“组合拳”。除地标“夜经济”外,还着力发展商圈“夜经济”、生活圈“夜经济”,提升夜间消费的品质和便捷性。

  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,拥有丰富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如河洛大鼓、豫剧、曲剧、中州大鼓、越调等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和县级项目。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结构类型上看,以传统戏剧、民间音乐与民间美术类非遗居多,体现出中原民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高度的审美追求。这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戏剧、传统音乐等多个类别,分布在全省各地,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洛阳、开封、郑州、新乡为核心的分布区。

640_wx_fmt=other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

  1月18日,出席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河南省政协委员、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王新武带来了《关于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夜经济发展的提案》。

  王新武说,近年来,河南积极探索非遗开发新路子,如举办“非遗进民宿”活动,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等,推动了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,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,为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实践基础。“夜经济”使得消费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,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为更好地满足百姓多元化消费需求,河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市纷纷打出“组合拳”。除地标“夜经济”外,还着力发展商圈“夜经济”、生活圈“夜经济”,提升夜间消费的品质和便捷性。

  王新武指出,关于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夜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:如:夜经济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,缺乏地域文化特色,导致游客体验感不足,难以形成独特的吸引力;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夜经济的结合深度不够,未能充分发挥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,未能为夜经济提供持续的驱动力;夜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、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,影响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。

  为此,王新武提出以下建议:

  1.挖掘地域文化特色,减少同质化竞争,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夜经济项目。

  2.深化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夜经济的融合,将其融入到夜景打造、夜市环境营造、文化表演等各个方面。

  3.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,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出行和舒适的游玩环境,同时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消费权益。

  4.加强人才培养和传承,注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,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技艺,为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。

  来源:大公中原网